第17章 逃不脱命运的我决定做一个反派

  经过那么久的艰辛努力,其间虽有曲折和暂时的失意,王伦终于如愿以偿的当上了皇帝,然而,当上皇帝后,王伦却一点安全感也没有,整天觉得坐立不安,一刻也不得安宁,整天觉得有人会在下面搞阴谋推翻他,原因也不外乎他一直没解决政权合法性这个非常要命的问题,封建迷信还是搞的太少,王伦分析秦汉以来的政治经验,各朝各代政权的合法性虽然来源于权威。但光有这种霸权是不被人认可的,还是得披着一层儒家“仁义”的幌子才行,以前秦始皇封禅、勒石记功、求长生、射鲸鱼,想给自己树立权威吓唬百姓最后却失败了。这说明以暴力威权压服众人而又无法树立权威,而到了汉代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之后却解决了这个问题,历朝历代的野心家,一旦当了皇帝,都喜欢推崇儒家,搞“外儒内法”,王伦此时也不意外,开始重新关注起被他扔掉的那些儒家经典。关注起孔子和他的那一套理论。

  孔子本人多才多艺,是个伟大的思想家,儒家经典中的四书,虽然都不是他写的,只有《论语》是他的门人记下来的他的语录,五经也不是他写的,但却是他**的的典籍,他自己号称“述而不作”。不愿意写作,只愿意**。关注来关注去,四书五经中,王伦最终喜欢上了《春秋》,对之爱不释手,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多遍。王伦如此推崇孔子的《春秋》,很大原因是出于策略手段,不是发自真心的喜欢。

  王伦曾经对四书五经有着很深的不满,当年寒窗苦读十几年,连个功名也没捞到,最后想来想去,把怨气发泄到了教主孔子身上,上山当土匪后,早就对儒家的这一套不满。现在又突然推崇起孔子来,乍看似乎令人费解,其实是因为王伦的身份变了,王伦此时高度评价《春秋》是因为《春秋》为王伦提供了大量当皇帝的理由与策略,完全可以用来巩固自己在梁山上的权威。

  《春秋》本来是春秋时代各国史书的简称,原来好几个国家都有史书,但都没有传下来,传下来的只有孔子编纂的《春秋》,孔子编篡《春秋》时则任意删改,就连文学修养比较好的弟子子夏也没有说话的份。他对弟子传授《春秋》时说:“我的后世知己必然是因为春秋这部书而爱上我,而后世怪罪我的人也必然是因为此书。”

  孔子自己对此书特别重视,一直当成了他一生的最大成就,但一直自己篡改历史的行为有有些做贼心虚,所以才会说出“后世知丘者以春秋,而罪丘者亦以春秋”的话来。所谓《春秋》乃是一部编年史,它与后世《史记》使用的“纪传体”不同,是按年代顺序编写的列国大事记......

  

  陌上看书 | 网站地图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